笔趣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 历史军事 > 我成了仁宗之子 > 第二百章 就那么回事

第二百章 就那么回事(1/ 2)

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要不说有时候赵曦琢磨不透这时代的精英呢。

他们的认知总是很凌乱,没有规矩,除了古圣先贤,再没有任何成体系的学问。

可有时候偏偏又能切中要害。

就像现在,富大相公就说对了。

确实,在这个时代,唯一能作为硬通货的,就是粮食。

“富相公所言极是!曦也如此认为,唯有粮食可作为衡量钱币价值。故,曦以为,新币制作多寡,应与国朝粮食挂钩。”

“如此一来,朝廷可通过铸币调整,稳定粮食价格。避免出现丰年谷贱伤农,灾年谷贵也伤农的现象。”

“比如斗米三十文,丰年多收,朝廷多铸币,也保持斗米三十文。灾年欠收,朝廷少铸币,同样可稳定斗米三十文……”

赵曦这明显是胡扯了。赵曦在说这些时,已经混淆并偷换了概念,已经忽略了粮食和钱币的本源,到底谁才是衡量标准,那个衡量那个,他混淆了。

问题是,赵曦所说的,确实是这么个理。

粮食不是多了吗?很好,钱币也多了,确实可以维持三十文的粮价……

至于通货膨胀,赵曦都是一知半解的,这时代应该没人能懂的。

赵曦也没以为朝堂诸公真的傻,不仅不傻,反倒都是精英,人精。

他们确实不懂经济理论,肯定不如赵曦这个半瓶子水平。可是他们懂粮食。

之所以都认同这个观点,是因为各怀心事而已。

提示: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,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!

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
新书推荐:祖宗保佑:我建立了千年世家诸天大明联盟北宋大法官扎纸匠:这是聊斋明末大明1805穿进语文书,从刺猹开始谍影凌云人在红楼,开局倭寇送经验干宋朕乃一代圣君
返回顶部